你的位置:实盘杠杆配资炒股_网上股票配资开户_在线股票配资信息网 > 在线股票配资信息网 > 股票杠杆可以几倍 跨国追星的未成年人,追的不是爱豆,是爱的幻觉_婚纱_@Uiyon_演唱会

股票杠杆可以几倍 跨国追星的未成年人,追的不是爱豆,是爱的幻觉_婚纱_@Uiyon_演唱会

发布日期:2025-06-05 22:48    点击次数:153

股票杠杆可以几倍 跨国追星的未成年人,追的不是爱豆,是爱的幻觉_婚纱_@Uiyon_演唱会

Sayings:

你应该还记得这条新闻:

两个月前,韩国男团BOYNEXTDOOR (简称“门童”)在曼谷的演唱会因地震取消。在主办方、公司和艺人三重的延迟通知下,大量中国粉丝滞留曼谷,引起热议。

这群滞留的粉丝中,未成年人不在少数。

震惊之外,责难之外,我们后知后觉地意识到,这一代小孩的成长环境确实不同了。

“出国追星”,这么一件很多成年人未必经历过的事情,已经早早出现在了他们的成长标尺里。

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,对他们来说,世界不再是一张模糊的地图,它近在眼前,连带着差异、孤独和焦虑,迅速倒灌进现实的河流。

我们找到一个有着丰富跨国追星经验的女孩 @Uiyon,想和她聊聊那个我们未知又好奇的世界——一个未成年人如何实现跨国追星?他们会遭遇一个怎样的世界,又如何应对现实的难题?靠着追星,他们在成长中获得了什么,弥补了什么,又失去了什么?

展开剩余93%

@Uiyon今年 17 岁,读高二,两年间去了六次韩国,15 岁穿着婚纱去见爱豆,人生中第一个十指相扣的男生是东方神起的金在中。

但狂热并不是全部。事实上,@Uiyon思路清晰,对偶像产业不抱期待,她常常有着幽默且犀利的判断,她说知道很多爱豆实际上是很差的人,但自己也很羡慕他们,可以得到那么多的爱和关注, “要是自己也这么闪闪发光就好了”。

某种意义上,@Uiyon像一个正在成长和变化的窗口,透过她的眼睛,我们试着窥见另一个世界。

以下是她的讲述。

跨国追星的中学生

清醒着追一场幻梦

自述:Uiyon

01

我现在 17 岁,2023 年第一次去韩国,两年内去了六次,见过的明星不下 100 个。

15 岁,我穿着婚纱去 Fan Meeting (粉丝见面会)见自己曾经最爱的男人;人生中第一个十指相扣的男生是东方神起的金在中。

16 岁,我把自己追星五年的少女日记做成裙子,穿去爱豆的演唱会现场;追过同一部电影的 16 场“舞台问候”并成功合影,还给爱豆送了我亲手做的地毯。

(注:“舞台问候”是韩国电影界的一个习俗。一般在电影上映之初,主创人员会前往各大电影院与观众进行近距离交流。)

我都是假期去的,正常的上课时间我只请过一次假。前几次有爸妈陪我,后来我就自己去了。

因为年纪小,我在线下追星受到过很多同担的照顾和优待,她们会主动问我需不需要帮忙,上厕所也会帮我看着包,听说我只有十六岁,她们会说哇,你这么小就自己来韩国看演唱会吗?那你要注意安全哦!我还认识了一个捷克的女生,我喜欢这些姐姐,要是可以一直年纪小就好了。

也遇到过一些让我后来想想就害怕的事情。

我在韩国南怡岛的大巴车上,被陌生的韩国大叔搭讪过,要加我微信,说要推韩国男朋友给我,我一下车就狂奔,才把他甩掉。还有去水原玩的时候,我交通卡刷不了了,现金也用完了,因为担心回不了首尔躲在厕所哭,哭了一个小时想还是要振作起来,先去爱豆同款水族馆打了卡,在小红书上找解决方法,最后在kakaoT(韩国打车软件)上绑了信用卡,打出租车回了首尔。

还有一次我不小心住进了红灯区。那个酒店特别便宜,在很黑的小巷子里,周围有很多花花绿绿的练歌房,外面有那种亮粉色的灯牌。当时我心里就觉得那个地方不对劲,但还是硬着头皮住了七天。后来问了一个韩国姐姐才知道,它们就是那种嫖娼的男人会去的不好的场所。

其实我现在已经对追星这件事祛魅了。

看到门童事件的时候,我觉得现在的偶像和公司都非常没有担当。

公司只是冰冷的企业家、资本家,偶像就是很普通、很平庸、很懦弱的男人而已。

有时候看到他们在演唱会上哭,我会觉得他们心里想的肯定是:为了演唱会公司两个月没让我吃饭,都怪你们这群粉丝,我要为我自己而哭。

但我还在追星。至少现在还在追。不继续喜欢他们的话,我会觉得对不起小时候的自己,就好像是,对自己说谎了……你们懂我这种感觉吧?

02

能去韩国,去线下追星成功肯定还是幸福的。

那天我专门穿了一套婚纱去。我之前在视频网站上刷到过别的粉丝在线下穿婚纱,当时就觉得好有意思,没想到自己后来也有机会这样做。

婚纱是在国内租的,我让老板给我算两天的租期,花了 1000 块钱。那次我要在韩国玩十六七天,这件婚纱就占了我 28 寸行李箱的一半。

那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的场馆,婚纱先装在了行李箱里,因为那天下雨,穿着婚纱很不好走,而且我还要去领各种各样的应援物资。那个场馆旁边走路两分钟有一个地铁站,我在地铁站里把行李箱打开,把婚纱抱着就进去换。地铁站有很多上洗手间的粉丝,我特别不好意思,你知道韩国是那种马桶,隔间又比较小,我特别怕把婚纱这些东西弄脏,很紧张,又很忐忑。

在换婚纱之前,我还专门去一家化妆室化了妆。我对那个韩国的化妆师说,你给我化浓一点,我要去看爱豆。

我希望他进场第一眼就可以看到我,也算是为了完成以前的梦想,就好像自己真的经历了一段爱情,很梦幻。

对了,我在去的路上还在地铁站买了一束黄色的花,因为那场 Fan Meeting 的 dress code(着装要求)是黄色。

当时觉得自己可浪漫了。

进场很多人盯着我看,最开始我觉得“哇我很美”,但看我的人越来越多之后,我就有点不好意思了。第一排全是中国人,她们就来跟我说话,有人说我好美,要跟我合照。也有人对我翻白眼。

(Uiyon和其他粉丝的合照)

还有一次很好的体验是去看演唱会。那是我作为团粉第一次看到全团的机会,三天只吃了两顿饭,但一点也感觉不到饿。

去看演唱会前,我会每天换壁纸,做那种倒计时,还在备忘录里面写了一句话:“从我的 12 岁到 16 岁,8 周年到 12 周年,你的 28 岁到 32 岁。”

那个演唱会一天有两场,所以我准备了两套衣服。下午场是一套学生装,晚上场是一件牛仔吊带,想表达他们陪伴我从青春走向了成熟。

走进演唱会的场馆,听到全场播放着我在耳机播放过无数次的音乐,我就哭了。

其实一进场还没见到他们的时候,我就开始哭了,反而他们出来了之后还哭不出来了。我知道他们已经没有什么粉丝了,当时看到全场有那么多人来看他们,我觉得好惊喜啊,原来我不是唯一一个在爱着他们的人。

演唱会周围的同担们大多都是结伴去的,她们忙着拿手幅到第一排拍照,有的还会帮朋友带ID。

(注:“带ID”指参加明星线下应援活动时,无法到达现场的粉丝可以拜托饭圈好友打开自己的微博主页,与现场进行合照)

我从来没有想到,有一天我们的距离会如此之近。舞台是四面的,所以每个成员都会轮流来我面前打招呼。

场下,韩国人的各种夹子音环绕在我耳边。比如爱豆在台上问,大家今天和我在一起幸福吗?台下有很多人喊“是”,她们还会时不时地喊一句“哥哥今天好帅啊”、“哥哥朝我这里比个心”,偶尔还会撒一下娇。还会有很多互动的机会,比如我担在我面前剥橘子,我就跟他说我也要吃这样的。

他们从四五米的升降台下来的时候,我就仰头一直看着他们,那一刻真的特别幸福。

我印象很深的一个场景是,有彩带撒下来的时候,很多人会伸手去捞。

那一刻会有一种命运的感觉。

03

穿婚纱那次,我被网暴了。

在现场我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,后面的一个韩国女生拍了拍我说让我把头纱取下来,可能挡到了后面的人,我就说好的,我就取下来了,然后我就正常地看了演唱会。

出场后我打开手机,才发现推特上都是骂我的帖子。

不知道为什么,大家对穿婚纱这件事的恶意特别大,无论是坐在看台的人,还是坐在内场其他台的人。他们拍了我的照片,发到推特上,有人说“这个人是他的女朋友吗?怎么就敢穿婚纱去”,“她穿婚纱这件事哥哥的爸妈知道吗”之类的,也有骂得很难听的,说这个人有病,铺天盖地的谩骂,用上了各种各样的侮辱性词汇。

(ins上其他粉丝在开场前拍摄的照片)

我当时非常伤心。我去场馆旁地铁站的卫生间把婚纱脱下来换掉,不想被太多人看到。我刷手机看到这些就在地铁里面爆哭,当时是我和我妈两个人一起,回酒店需要 20 多分钟,整条线路上,我就一直在哭,回了酒店也一直哭。

当时骂我的那些帖子,很多都是有上万转发的。那个时候我才 15 岁,就会觉得说,是不是人多的那一方就是权威,他们做的选择才是正确的,我是不是一个人做了很奇怪的事情,我是不是违背了很多的规则,会有很强烈的道德压力,以及一种不被肯定,不被认可的感觉。

我担心的不止是别人对我的看法,还担心我喜欢的爱豆会不会也觉得我是一个很奇怪的人,会觉得我是一个很不守规则的人,会觉得我是一个神经病。我很害怕,很惊恐。

让我比较感动的是,有六七个微博上的人来安慰我,虽然就只是评论一句类似“宝宝不要哭了呀”,但会让我心里面好受一些。对我来说也算是一个创伤吧,但我后面想清楚了,就当她们都在嫉妒。

当时因为第二天,我还要去看另一场 Fan Meeting,而且收的票是全场第五排,我就尽量调整好心情,就告诉自己,没有关系,还可以见到其他的帅哥。

04

形容一下我追星的心情,就是 80% 的开心,20% 的失望。

偷偷讲,看到他们的第一眼,其实我的反应是:长得没那么好看。

我也知道他们已经回不去颜值巅峰了。但肉眼看到的那一刻心里还是会想:唉,果然不是很帅气。不能说失望,但也就这样吧。

之前参加一个成员的视频签售,我当时一边跟他视频,一边心想,造型师完全不工作吗?idol看起来好疲惫。

追星现场也和我想象的不完全一样。

我以为 Fan Meeting 会有更多的舞台表演,更多逗粉丝开心的互动,事实就是没有,一直是 talking 环节,总共两个多小时,全是韩语,我一句都听不懂,当时有尝试用科大讯飞,但是翻译得很慢,也翻译得不太好。

演唱会上也会有觉得无聊的时候,第n次的时候会觉得有点失望,因为我也看很多其他男团的演唱会,会觉得为什么其他人的策划会更好?为什么这场演唱会这么没有魅力?

但是我会尽力说服自己不要无聊。

还有一点我最不能接受的,就是我发现有一个成员在唱歌的时候一直在看提词器,也不怎么互动,如果摄像机来了,就可能对摄像机抛一下媚眼,我就在他的面前,0 个互动。

我挺生气的,为什么我都可以全程记词,你就记不住呢?这词很难记吗?你自己的歌你记不到吗?

我在看到一半的时候会有一种感觉,就是哪怕演唱会现在就结束,我也不会失望,不会开心,不会遗憾了。就觉得不过如此吧。

05

有很多想放弃的瞬间。

有一次我追爱豆的电影线下,一口气去了 16 场,跑了三个城市,只拿到了一张合影。那天第一排所有人都合了影,终于到我了,我就拿着我的签名笔,想让他在合影上给我签个名,他直接把我的东西推开了。

我当时就在电影院暴哭,我觉得为什么要这么对我?

之后我一直在反思这件事,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:是不是因为我没有把签名笔的笔帽打开?还是因为我拿的团的应援棒,他不想给团粉签名?

现在想想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。有一种真心被践踏的感觉。

在被爱豆冷漠对待的时候,我会觉得有点恶心。

比如签售,对方可能在那冷场,他们不愿意去调动氛围,我作为一个粉丝,花了钱来看你。我还要提前准备、梳妆打扮,还要想好说什么,努力去逗你开心、逗你笑,这不是爱豆应该做的事吗?

接机是体验感最差的,只能吃爱豆的臭脸。

我一般不会提前太早到,所以也抢不到好的位置,只能在站姐的夹缝中。

在机场我会给他们送礼物,但从来没有送出去过。

一般的对话就是:

“哥哥给你的礼物~”不理我。

“哥哥这个邦邦送给你~”不理我。

(注:“邦邦”是韩国动画人物,这里指的是人物玩偶。)

演唱会的爱豆还会笑一下,在机场他们是完全不理你的。

他们在机场不会露出一个笑容,对粉丝更是看都不会多看一眼,非常冷漠,会有一种“你们又不给我钱,我凭什么给你卖笑?我管你们是不是我粉丝”的感觉,散发着一种敌意。

我对 idol 的包容度其实非常高,因为我知道他们实际上就是很差劲的人,但是我只是喜欢他们闪闪发光的样子,我只是喜欢唱歌跳舞的帅气男人。

其实我挺羡慕他们的。

羡慕他们可以得到那么多人的爱,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,会觉得要是自己这么闪闪发光就好了,我付出其实也不是希望他们这么对我,而是希望未来有人可以这么对我,就像我爱另外一个人一样这么爱我。

06

我最开始接触追星是在很小的时候。

那时候班上所有女生都追星,大家的聊天话题也都是明星。她们问我有没有喜欢的明星,我就随便说了个国内男明星。结果说着说着就真成了他的粉丝了,就好像是把自己归到一个群体里了。

后来是小学六年级,看国内的选秀节目,看了选手们翻跳的韩团舞台,才认识了现在的哥哥们。

刚开始追的时候,家里管得严,但也是我最爱他们的时候。我那时候上初中,一周除了周末只能被允许用三次手机,每次 20 分钟,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看我担。

那时候也没有太多零花钱。只是看着他们的专辑、宿舍里贴着的海报,甚至只是脑子里想到他们,我就很开心。

哥哥生日的时候,我会请全班吃薯片;每场考试的草稿纸上都被我写下了他们的名字,因为他们是守护我的力量;编程猫的主人公、Apple Watch的表带上都是他们的名字……

就连生日的时候,同学给我的祝福都是:祝你和你担永远在一起。

那时候还小,什么都不懂,只会在淘宝上买那种“野周”(非官方出品的私人自制周边)。结果有个女生来指责我,说我侵犯了哥哥的肖像权。

其实现在回想起来,这就是在霸凌我。但我那时候只知道哭,很难过,后来就真的开始花钱。可能只是想证明,我对哥哥的爱不比她少。

我小时候还是挺孤单的,周围朋友不是很多。小学只有一两个朋友,初中两三个,学习压力也大,满脑子都在学习上。哥哥们是我的情感支柱,我每天生活下去的信念就是:我长大之后要见到他们、要进到他们的公司、去到他们的国家、说他们的语言、成为和他们在一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人,我要永远永远一直看着他们。

那时候刚好又是疫情,完全没有办法出国。

2023 年解除封控的时候,我在上九年级,就哭着求妈妈带我办签证。我说我真的好想去韩国,这是我的遗憾。妈妈最后就带我去办了五年多次签。

其实爸爸妈妈对我出国追星的态度很矛盾。他们不太看得上我追的那些爱豆,但看我那么喜欢,还是愿意支持、理解的。

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对爸爸说,“爸爸,我是不是追星有点过了呀”。他就说,女生这个时候就是追星的年纪。我还挺感动的。

他们当然也会担心。我在国外的时候,他们会要求我把手机尽量不要调成静音,有什么事就赶紧给他们发消息。

其实我也不知道,我现在疯狂追线下,是不是只是在弥补小时候的遗憾。

大家不都说,追星女的爱就是在投射自己的情感。

除了追星之外,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我投入那么浓烈的情感。老师、同学、家庭,没有人可以让我投入那么多的爱,抒发那么多的情感。一个地方都没有。

07

我在学校里的朋友都不是那种追星族。她们可能也会混饭圈,或者追线下,但程度都不太深。

我们平时也不太聊追星,顶多会聊像是金赛纶的事,还有门童事件这种。更多的还是聊生活,聊学习。

你们在采访的时候问我,现在的中学生是不是都没有友情。其实也不会。我在现在的学校还是有些朋友的,偶尔也会约着出去玩,玩得也很开心。

但我们都不那么交心,只是“玩的朋友”,不算那种“灵魂的朋友”。更像是“搭子”关系。

我没有最好的朋友。或者说,我最好的朋友的位置是空缺的,没有人能达到那个位置,也没有人能真正走进我的内心。

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又很容易让我陷入一种“共情疲惫”。所以我喜欢自己一个人去旅行,可以在旅行中认识新朋友。我很享受这种“一面之缘”的关系。

有时候走在韩国的街头,我也会在想,像网上的“韩女”们那样生活也很好。她们活得很精致,看起来好像很累,但其实只需要“套公式”。你去医美就这么做,你去健身房就这么干,吃东西就这么吃,买这样的东西,就可以成为人人羡慕的人,是很好抄作业的。

我羡慕,也鄙视这样的生活。我未必真的想成为这么千篇一律的人,但我只是想要轻松一点,想要得到大家的喜欢。

08

明年这个时候我应该在韩国了。

到时我已经高中毕业,在那个暑假的两个月时间里,我想去读韩国的语学院,用自己在韩国的最后两个月多打卡一些和我担有关的东西,多去拥抱我小时候喜欢的他们,然后就彻底地和过去的生活说一个再见。

(注:语学院,是韩国大学为外国留学生设立的韩语语言教育机构,旨在帮助其提升韩语水平并适应韩国学习环境。)

我翻了一下相册,还发现一个有点感动的追星瞬间。

今年年初,我在韩国看了一个男爱豆的音乐剧,那天从剧场出来后,首尔下起了雪,很浪漫。

我想到了《来自星星的你》里的那句台词:

初雪的时候,所有的谎言都可以被原谅。

撰稿:交交

责编:周七 梁珂

晚祷时刻

“而你爱过了啊 所有梦寐以求的代价”

比起批评一个未成年人

我们更应该理解一个未成年人

↓↓↓股票杠杆可以几倍

发布于:北京市